28岁的王浩站在公司会议室门口,习惯性地伸手理了理额头。作为团队里最年轻的技术主管,他能在键盘上敲出精妙的代码,却拿自己越来越高的发际线没办法。朋友们总笑他是"少年老成",只有他自己清楚,每天戴着假发套上班有多难受——夏天闷得头皮发痒,开会时总担心发套歪掉,有次弯腰捡东西,发套边还卡在了抽屉缝里。
三年前刚当上组长时,他咬牙买了顶进口假发。刚开始还觉得精神不少,可时间一长就发现麻烦:三伏天跑工地巡查,发套里能捂出汗水;见重要客户时,得每隔半小时去洗手间调整一次;最尴尬的是有次聚餐,发套被火锅热气熏得翘了边,还是同事悄悄提醒的。这些事让他养成个毛病,一紧张就摸头发,连新来的实习生都知道他这个习惯。
转机来得偶然。某个加完班的雨夜,他在便利店碰见前同事老周。对方盯着他发红的耳朵笑道:"还戴着那个'头盔'呢?"原来老周两年前在千丝美做了增发,现在每天洗头吹头就像用自己的真发。看老周随手抓了个自然的发型,王浩才知道现在技术已经这么先进了。
走进南阳千丝美补发定制中心那天,老师傅拿着小镊子仔细查看他剩下的头发:"小伙子头发细软,得用透气好的底网,出汗也不怕。老师傅量头围时还念叨:"给你左边额角留点小碎发,太整齐了反而不像真头发。"
改变是慢慢发生的。新产品发布会那天,他梳着清爽的背头上台讲解,同事偷拍的照片在群里传开,大家都说"王工今天特别精神"。现在出差不用带七八个发套备用,下雨天也不用担心发型塌掉。最让他感慨的是,有天在菜场遇见邻居阿姨,老人家盯着他看了半天说:"小王最近气色真好,像换了个人似的。"
在千丝美的工作室里,师傅们有自己的一套。他们会根据客人原来的发旋方向调整假发走向,连新生发茬的弯曲角度都要对着灯光比划半天。那些曾经为头发烦恼的年轻人,在这里找回了梳头时的手感,找回了跑步时风吹过头皮的清凉。就像王浩现在常说的:"头发的事解决了,才发现以前浪费了多少精力在担心形象上。"